崇拜?咪就係食一餐囉!

羅國輝神父的著作《禮者履也》是其中一本我喜愛的書,書中他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讓讀者明白崇拜(天主教稱之為「彌撒」)不同的意義和內容,其中一個「吃飯」的例子就是他用來解釋禮儀在崇拜中的位置,他認為吃飯的目的是為了生活,至於用甚麼工具、方法,最終都只是為了進食。

說得沒錯,崇拜就是眾信徒一同前來赴會於上主的筵席之中,我們可以從聖經中找到很多崇拜和吃有關連的地方:舊約出埃及記中,上主和以色列民立約後,以色列民在上主面前觀看上主,又吃又喝(出24:11‭)‬;利未記中記載的獻祭,很多時祭司或獻祭者都會在獻祭後吃掉祭物(當然是根據律法的指引去吃);到了新約,使徒行傳中就記載了當時的信徒同心合意在殿裡,且在家中擘餅等等的信仰生活。

時至今天我們在崇拜中,也就是吃一餐!沒錯,就是聖餐,這是崇拜中眼見又用口來吃的一餐;還有崇拜中的聖道,就是耳聞又用心來吃的一餐!

聖餐中,我們眼見整個的禮儀,向我們重現了基督與我們立約的情景;手中的餅和杯,是基督與我們立約的具體憑據。聖餐的空間是神聖莊嚴的,聖餐的內容是豐富實在的。根據聖經福音書中基督的教訓,我們所吃的是祂的肉,所喝的是祂的血,怎麼不會神聖?我們走到上主的施恩座前,領受這份恩典,怎麼不會莊嚴?我們一同來吃喝,就是要表明我們是與上主立約的群體,表明我們是被救贖的群體,聖餐也是上主向我們施恩的工具,讓我們的生命被轉化、更新。

還有對於「吃」這個動作,我們若細心留意,昔日始祖就是因為「吃」了禁果,就向罪妥協了(Commit‭ ‬to Sin);因此今天在聖餐中,基督吩咐我們要「吃」祂的肉(和喝祂的血),上主把這個「吃」,從昔日的詛咒,變成今天的福音;同樣都是「吃」,但聖餐的「吃」就讓我們從罪惡之中重投於上主的恩約當中(Commit‭ ‬to Covenant)。

崇拜中的聖道,是一餐豐富的屬靈筵席,我們所吃到的東西,不一定是眼可見的,但耳卻可聞。我們很快想到,這裡說的就是崇拜中的講道吧!沒錯!不過除了講道是「道」之外,崇拜中其他的內容都是可聞的道。「道」可以是詩歌的歌詞,帶來我們對上主的踴躍、敬畏、渴慕,又可以是詩章、頌詞、靈歌帶給我們上主的安慰、提醒和教導,又可以是崇拜中的禱告,帶動我們到達上主的施恩座前。

所以,整個崇拜從宣召到差遣就是一篇完整的道,上主以祂的道來呼召我們赴祂的筵席,席間我們一同讚美、歡慶、獻上感恩,上主以祂的道來餵養我們,使我們得以飽足,當然這份飽足,是指我們心靈上的飽足,因此這一餐是要用心來吃。假若我們沒有好好預備自己用心來吃這一餐,如何豐富的筵席也是與我們無關。

上主是筵席的主人,是祂邀請我們,我們才可以吃這一餐,上主最著緊的不是我們如何吃這一餐,無論我們是用刀义還是筷子,抑或好像嬰孩一樣「五爪金龍」,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都可以吃得飽;雖然如此,我們卻要明白一點,上主是筵席的主人,祂對這筵席是有要求的,祂也會期望我們慢慢學好祂的一套「餐桌禮儀」──也就是我們在崇拜中應有的態度和秩序。

榮歸聖父、聖子、聖靈的名。阿們。

Alan Ip